这应该是我给回流技术部门的第二封信,我也学一下马总,稍微画画饼,至于吃不吃,还请大伙三思。马总说,我其实不太适合当领导,毕竟不具备演讲能力,事实确实如此。

不过跟大伙坦诚说点实话的能力本人还是有的,我希望这封信能把近期的一些情况、想法跟大伙同步。“画饼”这么羞耻的信,我估计在回流不会再写第二封了,说不定这也是我给技术部门最后一封信。

DSCF2782.jpg

变革

最近,公司无论是业务层面还是组织架构层面的变革都不小,我也几乎以一对一的方式跟你们每个人都沟通过了。我原本天真地以为,不管公司的东西怎么变,技术团队都能尽量不受外界影响,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现在回流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了,除了四会那些有抄袭嫌疑的对手外,有些大厂也开始关注到我们,不管是直接入行跟我们竞争的,还是想收购的,都从侧面反映出,回流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

如此一来我们后面的竞争对手就不仅仅是四会那几个抄袭的企业了,很可能是抖音、小红书这些头部企业。这也是老马他们这么着急扩招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大家都很优秀,工作都很努力,在大伙技术的加持下回流确实顺利走完了 0 ~ 10 这个过程,我原本以为我们可以在10这个位置好好“猥琐发育”,然而事与愿违。不管是马总的上市梦想,还是其他合伙人,估计除了我之外大家都想往后走 10 ~ 100 这一步。

10 ~ 100 这一步现在是非走不可了,要是我们在互联网“赢者通吃”的竞技场上输掉了,最后可能还是要重新找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早做准备,顺势而为。

尖端人才的加入

老实说我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很久之前我就希望你们每个人日后都能带团队。虽然我们不是自己领域内最顶尖的人才,但是我希望未来大家能够有胸怀容纳那些比我们专业许多个量级的人加入回流。大家一同发力,不仅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新来的也能够在回流一展拳脚,应该是个双赢的事情。

我原本以为这大概是1 ~ 2年之后的事情,我们可以用这段时间好好积攒实力,期待以后能够跟那些真正顶尖的人才同台“演出”。万万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从马总前两周去瞒着我面试推荐算法专家,到后面的产品经理,IOS高级工程师,别说诸位感到意外了,我本人也有点适应不过来。

现在这些尖端人才一下子进来三个,虽然我不能明说他们的具体薪资(公司不允许),不过大家应该都能感觉他们的薪资水平比我们所有人都要高不少,对我们部门来说应该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很庆幸的是,从我跟大伙的交谈可以看出,大家看待这件事情其实都是挺正面的。可能大家也发现自己现阶段发展的瓶颈了,有些厉害的人进来带带自己,也是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

这次的人才引入,换个角度想,其实无非就是自己身边多了几个领域内比较优秀的人才,这些人将是我们的老师。只不过这些高级教师,是公司花钱请的,自己不用花一分钱,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就当做是跳槽去了某个大厂,重新进入阵痛期学习,适应里面的环境就好了,试想我们如果跳槽的话不也是要重新适应新的场景嘛,现在其实也差不多。

前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指导一直也是本人比较困惑的点,说不定以后也要引进相应的“导师”。如果不想公司的钱花得太冤枉,我以为我们应该做的,应该全力配合这帮老师的工作,并尽可能从他们身上学些东西,了解短板所在才能有所精进。

老实说哈,我不知道你们怎样,这些人的入职,我现在也是有点慌的,毕竟我也不知道他们入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有那么几个晚上也会有点失眠。不过想太多也于事无补,我们继续以往的做事风格,“别想太多,干了再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利益 Or 权利的保护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比较自私的想法,要是回流能够像娃哈哈那样,不走上市之路,咱们闷声发大财,大家可以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并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再配以同理心思维方式,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说不定真的能长期远程下去了。

线下业务再配以我们技术的加持,回流应该也能发展成一个不错的生意。只要回流不倒,我们可以慢慢扩充远程力量,慢慢网罗分散全国各地的人才(可能不会特别顶尖),说不定某天我们能成为中国最大的远程技术团队。

现在回想起来,我过去一直想着维护远程利益的想法说不定就是大错特错。这跟计划经济下想要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做法没有太大区别。单纯保护利益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反而容易滋生腐败。张维迎教授在《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大概有提过,我们要保护权利而非利益,保护利益阻碍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回到我们部门,我理应奋力去维护的不应该是远程这个制度,还有大家在回流的利益,而更应该是大家在回流这家公司成长的权利。技术部门的人往后会越来越多,我也不一定还能是所谓的CTO,根本不可能保护得了所有的人的利益,这只会滋生腐败吧,最后会害了大伙。我一直也有预感,我这种管理模式只适合小作坊,团队大了之后一定会成为大家成长的阻碍。

小艾作为一个局外人经常也会觉得我对部门的人还算不错,但是这种创业时期的“蜜糖”,发展时期就成了“砒霜”了。何不趁现在还没铸成大错,我们尝试点不一样的东西。

昨天我也跟马总他们说了,如果哪天发现我已经不适合带领技术部门了,我很愿意回到开发岗从头训练过(做开发也轻松些),到时候我们找更适合的CTO进来管理技术部门。

这对本人来说也是保护了我这个技术合伙人的成长权利,而非单纯的利益。无论对公司还是我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好事,我相信对你们来说也一样,新型人才的引入,也是只保护了大家成长的权利而非浅薄的利益。

0 ~ 10 以及 10 ~ 100

我们最近无论是面试产品经理还是面试高级研发人员,其实都绕不开 0 ~ 10 以及 10 ~ 100 这个话题。老实说,我会觉得 0 ~ 10 其实就挺好,大家猥琐发育,闷声发大财压力小点,多好啊。像以前一样,技术部门不会太庞大,也不至于拆分。

相信你们都知道,原来的技术部门要拆成产品部还有纯技术部,新来的产品经理老大会带产品部,子珍,政圆,桔子,烨堃都归到产品部门,剩余的人都还算技术部门。正如子珍所说,技术部门以后就没有妹子了,相比起来还是产品部门有意思对吧?

然而,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我知道你们之间有一部分同事私下的关系很不错,这样一拆难免会有点感觉怪怪的。虽然以我现阶段的话语权确实可以制止这一切的发生,但是很可能也是暂时的,拆分这一天早晚都得来,何必花精力去制止一些必然呢?还不如留一些精力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雷总创建小米的时候就悟了一个道理,他说他不再相信天道酬勤,无论创业还是做什么事情,“顺势而为”才是最省力,最正确的做法。既然公司的战略是要走10 ~ 100,我们坚守住 0 ~ 10 的一亩三分地,就算能苟延残喘个一年、两年也只不过会造成内耗。

既然现在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在推着回流往前走,技术部何不也 “顺势而为”一番,途中发现什么问题咱们再一起解决就好了。

我前不久也跟马总闲聊的时候也聊到这个事情,0 ~ 10 我们确实走过来了,然而 10 ~ 100 的过程其实整个公司都没有几个人走过。可能锐楠以前会走过,但是锐楠也不太可能描述这途中会遇到什么事情,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们的CEO,CFO)都是见一步走一步。

正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走过 10 ~ 100 这条路,碰巧这个阶段大家都还在回流,我们有机会走走不也是挺不错的嘛?即便我们往后会拆分部门,不过本质上我们要做的事情跟以前没有什么区别,拆部门只不过是组织架构的设计罢了。管他呢,该干嘛就干嘛,不管前方会遇到啥,一起解决掉就好了。

许多我们以前一直无法解决的事情,说不定随着新型人才的引入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就算最后出现最坏的情况,回流真的像我常说的那样活不下去了,大家 10 ~ 100 这个过程积攒的经验、技能在外头应该都是很吃香的,养活自己肯定不是什么问题。

然而如果我们因为畏惧 10 ~ 100 的过程,而选择当“逃兵”,跟公司对着干,或者直接离职,多年以后我们一定会后悔。后悔当初为啥不留下来看一点以前在 0 ~ 10 过程所没见过的风景。港剧《巾帼枭雄》里面柴九哥不是常说:“人生有几多个十年”,我们又有多少个十年能够等待下一次欣赏 10 ~ 100 风景的机会?

尾声

我画饼的水平确实不咋地,我承诺以后还是少说话多干活的好。这次公司的变革、技术部的变革无论对我个人还是对大伙都应该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但是好的地方是我们肯定能见到一些以前没见过的风景。

要是没走到这个阶段,估计我们不会遇到IOS被投诉下架,服务器被DDOS攻击,接口被竞争对手恶意爬虫,原石业务腰斩这些破事。后面我们肯定还会遇到很多以前自己想都没想过的难题,不过能克服多少是多少吧,到时候我们一定能够成长不少。

希望这个过程不管我们有没有在一个部门工作,都能在各自的领域积攒实力,就像《海贼王》里面草帽一伙在那两年干的事情那样,我们闷头也干个 2 ~ 3年,然后再回头看?俞敏洪老师有一本书叫做《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从下周开始,各自积攒实力,然后“在人生的更高处再见”吧。 祝大伙身体健康,生活美满。